第七十二章:专家教你分辨谎言 (第1/2页)
大家心知肚明,这些是苏秦设计好的,却审不出任何有用的供词。
直播间观众着急,参演成员更急。
一共就十四天时间,无法顺利解救出范琳,人贩子就赢了。
邪恶战胜正义?
不可能存在的!
大伙儿卯足了劲儿,非要争个高下。
梁蔚超按照条例,将苏秦关在拘留室内。
如果四十八小时找不到更有利的证据,就必须释放。
周薰、刘也再着急都没用。
章若楠作为范琳的老师,接受了警方的调查。
可她的证词单薄,毕竟老师要管的学生很多,不可能一天只盯着一个人。
而且,仅有的跟范琳相关的部分,又恰好为苏秦做了证明。
“根据章若楠的口供,范琳确实亲口说过,是周薰让苏秦接送她的。”
陆寒反复确认,得到的回答依然如此。
“对了,章若楠还说,范琳的同桌也问过她相同的问题,回答是一样的。一个人如果撒谎,前后的回答可能会有偏差。”
“两次都一致,大概率是没错了。”
他以前接触过一点点心理学,知道点皮毛。
直播间,陆寒的粉丝的吹捧声褪去,很快有网友提出质疑。
“作为警方,陆寒的判断我认为有点片面。先说一下,我本科专业是儿童心理学。幼龄的儿童大脑发育未完全,有时候会把脑子里的想象当作事实。”
“我是说,有没有一种可能,这些话是苏秦诱导小孩子说的?”
两行字在屏幕中间停顿片刻,慢悠悠飘走。
引起评论区的讨论。
有同意的,不过反对的更多。
其中就有专业人士指出:“这位大本的同学,你专业课一定不过关。因为你说的情况一般发生在三岁到五岁之间。”
“之所以幼儿会分不清现实和虚幻,是因为这时候他们的想象力飞速发展,同时对世界的认知有限,容易把臆想中的事嫁接在现实中。”
“你以为小学的入学时间为什么定在七岁?”
“根据章若楠的证词和范琳同学的口述,苏秦听周薰的去接送小孩儿,应该是合情合理,没有问题的。”
洋洋洒洒的一长串回答被李昌云注意到,他让中控把这条评论CUE在屏幕上,予以肯定。
“这位网友说的完全正确。六岁之后,儿童大脑发育基本能达到70%到80%,是成长的黄金阶段。在这之后大脑的发育速度会逐渐递减,直到十八岁成年,基本定型。”
李昌云补充:“已知范琳今年十岁,不会分不清现实和臆想。我想论证的是,陆寒说的一半对一半错。在大部分的情况下,说谎的人很难每一次都把细节描述的精准。”
“但前提是,谎言复杂。”
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才继续:“简单的谎言,比较笼统的那种,还是能重复多次复述的。”
“我打个比方。”
“我今天早上在路边摊吃了紫菜蛋皮小馄饨。”
李昌云笑了一下,“谎话‘我吃了菜包’,这是笼统的,隐去了细致的信息,无论重复多少遍,都能准确无误的表达。”
“因为只有‘菜包’是重点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